努力开发桑枝食用菌 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刘刚一行在绿盛公司召开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座谈会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21-08-07分类:今日要闻浏览:3125评论:0
8月5日,夏日炎炎。四川省蚕业研究所所长刘刚一行,在南充市老科协农业分会会长寇波云的陪同下,同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设施研究室研究员谭伟等专家,深入南充市嘉陵区龙蟠镇高坪宫村,在南充市绿盛农业开发公司食用菌种植加工基地,召开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座谈会。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资环所、蚕研所的专家团队唐伟、殷浩、黄盖群和绿盛公司食用菌种植技术员20多人参加座谈。在会上,大家对绿盛公司的菌菇业种植、生产、加工、销售提出了新的建议。会议确定绿盛公司加入四川省食用菌协会,成立现代桑园绿色循环利用服务站和共同建立技术人员相互交流技术信息群。
南充市绿盛农业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食用菌种植、销售以及产品研发的公司。
公司现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2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3名,中级技术人员9名。聘用当地劳动力30名常年在食用菌种植基地上班。公司目前以羊肚菌、香菇、姬菇、平菇、袖珍菇的种植销售为主。食用菌原材料主要依靠外地供应。绿盛公司总经理张涛介绍说:2015年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在当地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支持下,邀约一起转业的两名战友共同投资,建起了这个食用菌基地。为了扩大规模,保障市场供给,今年我们又在高石梯租了300亩地,9月份开始建食用菌工厂化示范园,年可生产食用菌6000余吨,实现年产值4000万元,利润600万元。新增海鲜菇、杏鲍菇等产品上市。公司目前还新开发了香菇酱等产品在市场销售。
四川省蚕业研究所所长刘刚在座谈会上,对绿盛公司菌菇业发展提出了5点建议∶
—是四省农科院蚕业研究所、资环所同绿盛公司共同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或立院士(专家)团队工作站;
二是加强科技支撑,把专家请进来,组织技木人员出去学习,提高研发食用菌产品的技术水出;
三是要重初视企业文化和产品的宣传,建设食用菌特色展厅;
四是要有项目支撑,有专门的人对接和整理资料,申报项目验收等;
五是要对接党的政策,主动融入嘉陵区食用菌产业园。
1、把桑枝利用起来,作为食用菌原材料,降低成本,变废为宝。嘉陵区沿西河有10万亩桑树,原料市场很大。
2、思考如何把当地老百姓带动起来,帮助他们种植销售菌菇,振兴乡村,提高村民的幸福指数。
3、要成立原材料工作站,把桑枝、玉米杆、麦什用起来做原料,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4、争取入住嘉陵区食品工业园,建精加工厂、原料生产厂。—定要把食用菌项目同政府的大产业项目对接起来,争取政府政策扶持。
刘刚说:乡村振兴不能停留在口头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有实实在在的产业项目,才能实现乡村振以。四川省劳动模范张涛同志退伍不退业,敢拼敢上,同战友一起努力打拼,几年功夫成功创业,建成了这家食用菌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规模化农业示范企业。在做大做强企业的同时,还不忘初心,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帮助村民致富,给村民种子技术,村民生产的食用菌帮助销售。肩膀上扛起的不仅是企业的责任,而且是社会的责任。几年来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同时为30多名退伍军人提供了创业平台。对20户村民进行了一对一的帮扶。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我们今天来参观了你们的菌种培育、菌菇加工,还比较原始,需要改进提高。你们还应该加强同兄弟单位的合作,向他们推广技术,让他们把产品推向大中型超市。绿盛公司有今天这样的成绩,离不开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更离不开企业一班人团结奋斗,在领头羊张涛总经理的带领下,烧旺了这口炉灶。开发桑枝食用菌,我们承担着你们公司食用菌种植开发的技术指导责任,我们会派专家团队帮助你们的工作,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我们共同祝愿绿盛公司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作出新的贡献。
座谈会上,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栽培与设施研究室研究员谭伟、南充市老科协农业分会会长寇波云、南充市老科协农业分会专家组组长王世国、南充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平等,对绿盛公司开发桑枝食用菌项目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南充市乡村振兴调研小组、四川法制报特约记者何平)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今日要闻排行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